英国:疯牛病教训促使政府强化采供血安全措施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1-13 08:44:29
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疯牛病,随后又多次出现人因输血而感染此病的病例。因此,英国政府提高了对采供血安全的重视程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制定了相关法规。
疯牛病又名“牛海绵状脑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感染部位多为脑部、脊椎和眼。如果人食用患此病动物制成的产品或接受受此病污染的血液及其制品,就有可能感染新型克雅氏症,即“人类疯牛病”。此病潜伏期最长可达30年之久,初期很难发现。自1994年英国首例新型克雅氏症被确诊以来,英国共有约160人被诊断患有此病,其中154人死亡。
为了防范新型克雅氏症通过血液传播,英国果断采取措施,从1998年起,英国的所有血制品都经过了“清洁处理”。1999年10月起,英国卫生部门又决定从血库的所有血制品中除去最有可能传染疯牛病的白细胞,以降低经血液传染此病的可能性。
为进一步确保所献血液的安全性,英国政府2004年3月宣布,凡1980年以来在手术、分娩或其他疾病治疗中接受过输血的人一律不得再献血。2005年,英国又制定了血液安全和质量法规,对人血和血制品的收集、测试及其处理、储存和分发使用等作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
法规要求所有采集和测试血液及血制品的机构,必须是经授权的“血液机构”。这些“血液机构”包括英国全国血液服务中心以及采集和处理血液或血制品的医院,它们都由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授权并监督。
此外,法规对医院血库管理提出了特殊要求:负责医院血库血液和血制品储存分发的人员必须获得资格认证,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医院输血实验室必须保留有关数据,以确保进入医院血库的血液和血制品的可追查期至少为30年;虽然法规没要求对医院血库进行定期检查,但要求血库每年向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提交工作报告;血库必须随时向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报告与血液和血制品有关的严重病例。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