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方法新探究:电针刺激穴位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3 14:07:38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介绍,一种完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戒毒方法正在北京、上海、西安、海口等各大城市推行,,计划在广州建立一个大规模的临床基地。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这种戒毒方法采用电针刺激手部和腕部的4个穴位,这样就能取代毒品地位而使戒毒者缓解痛苦。
问:用电针刺激手上的穴位可以达到戒毒的效果,听起来有些神奇,您能介绍一下其中的原理吗?
韩济生:人脑本身可以产生出类似鸦片的物质--内啡肽,它的正常功能是减轻痛苦和加强快感。然而,在外来鸦片物质--海洛因的冲击下,内啡肽的生成受到抑制。一旦外部海洛因中断,自身内啡肽因严重受抑制而释放不出来,就会产生痛不欲生的戒断症状。
而针刺疗法可以加速内啡肽的生成和释放,从而使戒断症状得到缓解。并促使人自身产生内啡肽的功能恢复。
问:那么身体的什么部位被电针刺激后能够产生这种快乐物质呢?
韩济生:通过对手部劳宫、合谷和腕部内关、外关这4个穴位进行低、高频电脉冲刺激,可以促使吸毒者的大脑中恢复产生内啡肽。
问:您是如何把大脑中快乐物质的产生和手腕的几个穴位联系起来的呢?
韩济生:我们用老鼠做了一个实验。用一块玻璃把一个盒子间隔成两部分,两边各放一只老鼠,并定时给其中一只老鼠打一针吗啡。经过10天的实验后,我们把中间的玻璃隔断取走,结果没有打过吗啡针的老鼠无目的地乱窜;而那只有毒瘾的老鼠一走到左边就会很快回来,不愿意离开原来得到吗啡的地方。
为了帮助那只老鼠忘掉毒瘾,我们在老鼠身上采用了不同的针灸疗法,最后发现,采用2赫兹的低频电针连续治疗,可以使老鼠脱离毒瘾。
问:您能否介绍一下针刺作用的科学机制?
韩济生:我在科研上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弄清了针刺产生镇痛效果的机制,二是认识到针刺的镇痛作用不是无限的,它受到体内一种负反馈系统的控制。这两件事对于诠释中医针灸原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65年,周恩来总理倡导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给我和我的同事们下达了一个任务就是研究针灸镇痛。1972年以来我们从中枢神经化学角度系统研究针刺镇痛原理。发现针刺可动员体内的镇痛系统,释放出阿片肽、单胺类神经递质等,发挥镇痛作用。
问:您是否认为国际流行的戒毒方法有问题?
韩济生:现在国际上流行的戒除海洛因成瘾的方法是美沙酮维持疗法。用美沙酮来替代海洛因等毒品可以部分满足吸毒者的要求。该疗法强调“维持”两个字,即每天一杯美沙酮,终身服用,不能停止。该方法要求国家必须设立像邮局一样密集的分发站,分发工作在监督下执行。这一方法需要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只有四分之一的吸毒者得到美沙酮维持疗法服务。
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力有限,不可能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各地的美沙酮分发网,况且这种做法客观上也鼓励了吸毒行为。
对话院士简介
韩济生: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浙江省名山市人,1928年7月出生。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大连医学院生理高级师资班进修后,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等单位生理系任教。1981年被北京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