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塞产业1.5亿新增成本谁来买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15:19:25
2004年,对于许多医药生产企业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标准年。刚刚闯过7月1日的“GMP大限”,紧接着就要应付年底的“462大限”。前者针对生产过程,后者针对包装材料……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结果,就是国内生产企业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压力。这种压力将一次比一次剧烈,一波比一波频繁。对企业而言,自身的标准化水平越低,面对的压力就越大,生存的条件也越凶险。
休 闲 居 编 辑
对此形势,企业避无可避。它们能做的,是必须习惯,甚至主动适应。
但面对市场和利润,有时企业的眼光往往放得不长远。以这次强制淘汰天然胶塞而言,普通天然胶塞的市场价格约为每只2分钱,普通丁基胶塞的市场价格约为每只7分钱。按沈乐的说法,目前全国约有30亿瓶糖盐水大输液还没有使用丁基胶塞。照此计算,在所剩的不足半年的时间里,至少要增加1亿5千万元的生产成本。对于一些原本经营不善的企业来说,这已经是个惊人的数字,更何况还没算上注射用青霉素钠盐、青霉素钾盐、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等抗生素粉针剂等药用胶塞更换的成本。
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在举行的“丁基橡胶瓶塞国家标准培训及发展研讨会”上,众多丁基胶塞企业对新的标准提出不同意见。而半年前的一次丁基胶塞行业产能讨论会上,标准也成了丁基胶塞企业“攻击”的“靶心”。争论集中在标准规定灰份、针刺落屑、国产原材料无相关的医用级标准、微粒、规格及鉴别等极其专业的问题上,而提出这些极专业问题的,却都是企业负责经营的领导。这种角色的错位,暗示出企业对“462”的复杂心态。
如果说对于丁基胶塞标准的争论只是其生产企业一种不欢迎态度的表达,那么将“462”与药价下调挂钩,则是在全面采用丁基胶塞已势在必行的情况下,企业所尝试的“B计划”。这个计划的关键问题是谁该为这新增的1.5亿元成本(甚至更多)埋单。
以药价变动来补偿丁基胶塞替代天然胶塞的损失,这当然是企业所乐于看到的结果。但另一方面,部分成本便转嫁到患者的头上。患者是医药产品的终端,只有终端才与市场价格发生最直接的关系。长期以来,药价虚高的症结并不在于成本高,而是渠道非正当牟利。因此,因胶塞升级而提升的成本完全可能从渠道支出中消化。
医药生产企业关于“普通输液目前的市场价格仅为1元左右,如果改用丁基胶塞几乎无利可图,面对价格不断下降的市场,输液厂家都不敢改变瓶塞”的说法同样理由不充分。安全性是医药产品的天然属性,它直接关系到生命健康,所以任何具有危险性的材料一经发现,必须弃用,这是基本原则。长期以来,中国的医药产品依然处于一种水平相对较低的层面,如果要进入大市场环境,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原材料质量及技术生产水平,是一条必经之路,不仅必须要走,而且必须要快走。这是关系到自身存亡的大事,不会有人求着你提高。所以,这与GMP的强制实施道理一样,是一个二进制的判断:做,或者消失。那么多企业早在1995年就全面采用丁基胶塞,而发展得却更快更成功。事实证明,随丁基胶塞而增加的成本,根本就是生产的必要成本,而且是有效成本。这种替换早该进行,而企业现在所面对的资金负担,事实上,不过是对此前拖欠投入资金的补缴。
这样来看,事情就简单多了。制药企业应该为这1.5亿元的新增成本埋单。这是市场做出的判断,无论如何阻缓迁延,左顾右盼,都改变不了这种判定的结果。于是这里不得不再次强调此前本报曾表达的观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潜规则早已在强制执行,就是“前标准”理论。在战略上,要的是“超标”,而不是“达标”。这个道理,对于那些已习惯于得过且过的制药企业而言,也许还要再经过几次“大限”的压力之后,才能真正明白。
(转摘自“中国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