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9-15 15:59:10
新华社信息7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被取消生产资格,近三成的药品批发企业遭淘汰,七成的保健品将退出药品市场。与此同时,一、二类新药审批数量在逐年增加,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企业已逾千家。国家药监局局长郑晓萸说,我国医药产业结构正在准入控制与质量提升中得以优化。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准入标准的提高,医药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得到控制。去年我国批准生产的药企只有23家,近三年来所有获准生产的企业也不过45家。而在提高准入门槛之前,在1985年至1998年间,平均每年上市生产的药企就有500家,每天开张的药企在一家以上,低水平重复建设十分严重。经过整顿,目前持有生产许可证的制药企业已由四年前的7500多家下降到6000家。且这些企业实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力度在不断增大,到今年4月底,已有1200多家企业取得“药品GMP证书”,而在1988至1998年整整十年间,全国仅有87个企业或车间通过GMP认证。 郑晓萸局长说,除了药企在准入门槛的提高中上了台阶外,药品的档次也得到了优化。新药开发不仅重复减少,档次与水平明显提升。从近两年新药申报情况看,一、二类新药数量在增加,三、四类则分别减少了15.2个和7个百分点。据悉,去年我国西药新药已获批949个批文号,中药新药273个批文号,生物制品新药也获得了170个批文号。与此同时,中药保健药品过多过滥也得到了集中整治,已上市的4300多个品种年内将有70%要退出药品市场;700多个中成药品种的地方标准、2000多个批准文号也将被撤销。统一、规范的中成药质量标准体系预计今年底可初步建立。 在药品流通领域,“小而散”、“小而乱”的结构也在改变。据27个省(区、市)统计,药品批发企业已由9302家锐减到6819家,淘汰率为26.8%。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不断发展,目前已有连锁企业500多家,连锁门店达18000多个。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