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家教的双性化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2-25 08:49:02
“千年宝宝”VS“8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
20年前,如果一个大男人拿奶瓶洗尿布在家带孩子,可能会被周围所有人嗤之以鼻认为是“没出息”,而现在,很多年轻爸爸都面带微笑地
推着婴儿车在街道闲逛,并且受到所有路人尤其是女士们的礼遇。市妇联儿童部和上海社科院青少所近期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现状的大型调查显示,与20年前相比,爸爸们在家庭教育中的介入和影响越来越多,与此相对应,现在孩子们受到的家庭教育,也越来越朝健康的“双性化”方向发展。
据青少所包蕾萍博士介绍,本次调查将子女分为四类,由长及幼,分别是18-25岁的“80代第一批独生子女”、12-17岁的“90前一代”、7-
11岁的“90后一代”和0-6岁的“千年宝宝”。其中,“千年宝宝”和“80代独生子女”之间相隔整整20年,将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相对比,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国内家庭教育观念的变迁。
保姆成家庭教育“第四方”
与“80代独生子女”相比,“千年宝宝”家庭教育的另一个重大转变,就是除了祖父母外,保姆开始作为第四教养方出现。对“80代独生子女”来说,由保姆作为主要生活照料人的比例,仅占0.9%;而由保姆带的“千年宝宝”比例,已经高达7.97%,而且明显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包蕾萍表示,这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保姆群的出现,可以为年轻父母分解压力,让他们更有时间和空间在职场奋斗打拼;但另一方面,保姆毕竟不能取代父母,特别是目前国内育儿保姆的选拔和培训都没有形成良性机制,很多保姆都只能起到抚养幼儿的作用,却很难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所帮助。而0-6岁,正是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机会,可能会耽误孩子的未来发展。
近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2005年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研讨会,也反映出了这个问题。宝山区一份对1200名0-3岁婴幼儿母亲的调查显示,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保姆”,存在在极大的供应缺口。被调查者中,有78.1%的年轻家长将婴幼儿交给保姆或祖辈带养,而随着家长学历、收入的提高,家庭对“知识型保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文化程度上,90%以上的母亲希望保姆的受教育程度达到高中,其中有52.4%的人要求保姆达到大专学历,目前上海的一半保姆显然无法达到这个要求。该项调研的负责人也表示,“教育保姆”的需求将是今后早教指导的主要课程设置之一,以满足带养人对科学育儿知识与观念技能的掌握需求,确保散居儿童在家带养的优质化。
年轻父亲介入家庭养育更多
包蕾萍向记者展示了一组“谁是孩子主要生活照料人”的数据。对“80代独生子女”来说,在0-6岁期间,由“母亲”担任主要生活照料人的占62.3%,“父亲”占2.5%;7-11岁期间,“母亲”占69.6%,“父亲”5.2%;12-18岁期间,“母亲”占71.2%,“父亲”占8.3%。很明显,对“80代独生子女”而言,母亲在其生活中扮演主要生活照料人的角色,父亲角色的介入非常有限。相比之下,“千年宝宝”们要跟父亲亲密许多,对他们来说,由“母亲”任照料人的占52.84%,“父亲”占13.10%,比20年前增加了10个百分点。
包蕾萍说,父亲们更多地介入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发展。“按照中国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母亲几乎负责了孩子的全部事务,父亲则基本处于‘缺席’状态,其实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母亲通常是扮演宠爱者的角色,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跟母亲长大的男孩子过于胆小怕事,女孩子则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如果父母双方都参与子女教育,可以让子女吸收男女两性的优点。心理学家贝姆曾经提出过双性化的概念,认为那些兼具男性和女性传统优势的人,更具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更最容易取得成功。”
与父母相处时间缩水
与最早的独生子女相比,“千年宝宝”们显得比较孤单。调查显示,与子女每天相处时间(睡眠除外)超过5小时以上的,“80代独生子女”的母亲占58.6%,父亲占41.7%;而“千年宝宝”的母亲占48%,父亲占25.8%。很明显,“千年宝宝”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大大减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年轻一代父母们的工作压力在逐年增加,用于子女教育上的时间精力变得有限。
包蕾萍分析说,除了工作压力之外,年轻父母用于自我充电、锻炼、购物的时间也要多于以往。“0-6岁正是跟子女建立亲密关系的最好时机,如果错过这个阶段,孩子跟你不亲的话,以后的子女教育也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就很难再跟父母更好地沟通了。子女也会觉得受到父母的冷落,可能会表现出性格孤僻、内向、脆弱等不同征兆。”
休 闲 居 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