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花生、核桃和子姜胃痛?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2-02 15:19:07
>>>>>>>>提问我一吃生花生或核桃或子姜,一个小时以后就胃痛,要痛三个小时左右,只要不吃这样三样东西,胃就一点毛病没有。
到底怎么回事?谁能帮帮我啊?
>>>>>>>>休闲养生网回答: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素问》有“胃脘当心而痛”的论述,唐代孙思邈有九种心痛的分类,其主要论述,皆指胃痛而言。李东垣首提“胃脘痛”一名,后人著作中遂多以胃脘痛立名。民间俗称的“心口痛”、“心窝痛”实指胃痛。胃痛常伴有胀满、纳食不佳
嘈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休 闲 居编 辑
胃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病因很多,病机复杂,尤其是一些慢性胃痛(如慢性胃炎、溃疡病等)治疗起来收效较慢,很难根治,故相当一部分胃痛属于中医疑难病范畴。
中医的胃痛包括西医多种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等胃部的疾病,其中尤以慢性胃痛如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多属疑难病范畴。胃溃疡、胃下垂中久治不愈或疗效不佳者,也可按胃痛理论论治。
[病因]
胃痛的轻重差异较大。轻者,胃中受寒一温可散,虚者按揉可解,食积者一吐而快。而重者则疼痛不止,发作无时,久治无功。属疑难病范畴者,大多为久痛之证。其成因甚为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
1.郁怒伤肝,肝胃不和 由于忧思郁怒等情志刺激不能正确排解,致情志抑郁而不畅,犯脾克胃,或肝气郁结,疏泄失职,郁久横逆犯胃,引起肝胃不和,轻者胃胀胃部不适,呕吐恶心,重者胃痛不止。或肝郁日久化火,肝火犯胃,伤及胃朋,不仅胃痛,并伴泛酸、嘈杂、烦躁易怒等症状。如《沈氏
尊生书》所说:“胃痛,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最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
2.久痛入络,血瘀痰滞 胃痛日久,延治或误治,初病在经,久病人络,脉络为之枯涩,气机为之阻塞,升降为之失常,加之烟、酒、辛辣之物不断刺激,胃液失常而伤正,胃膜糜烂而变形,遂成血瘀气滞痰凝之难治之证。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初病
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
3.脾胃虚弱,阴阳两虚 大多由于禀赋不足,素体脾胃虚弱,加之后天失养,饥饱劳逸过度,或治疗用药失误,或他脏有病累及脾胃所致。若素体阳虚,或用药过于苦寒,或寒邪客胃等,寒则收引凝滞而致胃部冷痛。若素体阴亏,加之气郁化火、寒邪化热、温药助燥、胃阴不足等因素,更伤其阴,则脉络失养而胃部灼痛。也可既有阳虚,又有阴亏,致成阴阳两虚之证。
4.寒热错杂,升降失常 胃痛之病因病机,前人从虚、寒、气、血、食等分别论述者多,若于病机单纯者,固然不错,但属于疑难病范畴的胃痛,大多虚实交错,寒热混杂,气滞血瘀,升降失常。验之临床,寒热并存、上热下寒、升降失常等确为常见之证候类型。由于胃病日久,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接纳食物之寒热辛腻不同,故易酿成寒热并存之证。加之胃病既久,医者屡投苦寒或辛燥之药,也成为寒热错杂、升降失常之原因之一。
5.毒瘀交结,湿热熏蒸 近年来在胃痛的理论研究及临床观察中发现,不少胃痛病人具有毒瘀交结的病理特点。有人更提出胃脘痛与“胃脘痈”相似,发现对伴有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者,用解毒祛瘀、消痈祛腐生肌药疗效较好。由于胃痛日久,正气亏虚,邪毒内生,毒瘀交结,腐肉蚀络,酿成“胃痈”。或脾胃素有湿热,加之酒酪烟辣过度,湿热熏蒸煎熬,日久形成湿热瘀毒之证。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