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9 14:58:34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绝大多数发生在青壮年,临床上前列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前列腺炎临床上较少见,慢性前列腺炎在成年人群中发病较高,因慢性前列腺炎多伴有精囊炎,故又称为前列腺精囊炎。
1)致病原因
1.急性前列腺炎
发病多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减弱时,致病菌由身体其它部位的病灶经血运或经尿道进入前列腺。休 闲 居 编 辑
2.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其病因较为复杂。
2)临床症状
1. 急性前列腺炎
发病急,有全身感染症象或脓毒血症表现,高热、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痛、会阴部和耻骨上疼痛,直肠胀满,排便困难,偶因膀胱颈部水肿、痉挛可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2. 慢性前列腺炎
不同病人症状表现相差很大,常见的症状有:
① 疼痛--后尿道可有烧灼感、蚁行感,会阴部、肛门部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腹股沟、耻骨上区、阴茎、睾丸等,偶可向腹部放射。
② 泌尿系症状--炎症累及尿道,病人可有轻度尿频、尿急、尿痛,个别病人尚可出现终未血尿,清晨排尿之前或大便时尿道口可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③ 性功能障碍。
④ 神经衰弱症状--心情忧郁、乏力、失眠等。
⑤ 继发症状--可出现结膜炎、虹膜炎、关节炎、神经炎等。
3)检查诊断
1.急性前列腺炎诊断
对有上述症状病人,需作直肠指诊,可触到前列腺肿大,表面光滑、张力大、且有明显压痛。急性前列腺炎仅可作指诊检查,切勿行前列腺按摩,以防炎症扩散。尿液检查可见脓细胞、红细胞,B超检查亦有助于诊断。
2.慢性前列腺炎诊断
对有上述症状其中一项或几项者,作直肠指诊触及前列腺按摩。尿液和前列腺液分段定位培养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pH增高、锌含量降低,对诊断也有一定帮助。
4)常规治疗
1. 急性前列腺炎
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以及通便等一般处理。膀胱刺激症状严重者可给镇痛解痉药物和热水坐浴以缓解症状。抗菌药物可选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以及西力欣等。急性前列腺炎经一般对症处理及抗炎治疗后,症状常于1--2周内消退。如症状不见好转或反而加重,前列腺肛指检查触诊更为肿胀且有波动,B超检查可见脓肿形成,经会阴穿刺抽出脓液者,应经会阴部行脓肿切开引流。
2. 慢性前列腺炎
1.一般治疗
增强信心,消除思想顾虑,节制性欲,但不宜强制性禁欲。宜忌酒及刺激性食物,热水坐浴每晚1次,局部理疗,改变生活中明显的诱发因素如避免长时间骑车等。
2.前列腺按摩
定期行前列腺按摩,可促使前列腺炎性分泌物的排了,每周1次,同时还可进行前列腺液的常规检查,以评价治疗效果。
3.药物灌注
经尿道插入特制的气囊尿管,向前列腺尿道部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并抽吸数次,吸净脓性分泌物,再注入抗菌素,每周1次。
4.尿道扩张
对尿道狭窄或不通畅者定期尿扩以利排泄,且在探条通过尿道时,可拉长前列腺开口,有利于腺体引流。
5.前列腺周围封闭。
6. 抗菌药物
一般的抗菌药物不易进入前列腺组织,这也是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的原因之一。可2--3种联合应用,或根据前列腺液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性应用。
7.中医中药辩证施治。
5)食疗膳方
1. 爵床红枣汤
取鲜爵床草100克(干者减半),红枣30个。爵床草洗净切碎,同红枣一起加水1000克,煎至400克左右即可。每日分2次服,饮药汁吃枣。
本方利水解毒。适用于前列腺炎。
2. 独味蜂王浆
用蜂王浆适量。用开水将蜂王浆配制作1:100的溶液。每日服2次,每次服20--30克,长期服用。
本方滋补强壮,益肝健脾。除前列腺炎外,也适用于病后体虚、营养不良者。
3. 葵菜调味羹
取葵菜叶、淀粉、食盐、味精各适量。葵菜叶洗净,煮沸加入淀粉少量作羹,加入食盐、味、调味即成。空腹食,每日服2次。
本方消炎解毒,清热利湿,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4. 兰花猪肉汤
用瘦猪肉150--200克,鲜白兰花30克(干品10克),调料适量。将猪瘦肉洗净,切成小块,入锅,加水、白兰花褒汤,然后加少许食盐调味。饮汤食肉,每日服1次。
本方补肾滋阴,行气化浊。适用于前列腺炎。
6)预后措施
1. 注意卫生,克服不良的性习惯。性生活不能过频,正常性生活每周1--2次,过频性生活可引起前列腺充血而诱发前列腺炎。
2. 尽量减少对会阴局部的压迫,如不穿紧身裤,骑自行车时间不宜太久。
3. 低脂肪飲食,避免辛辣,咖啡因,酒精与吸烟,多食谷类、坚果与蔬菜类食物,补充維它命C、鋅,补充維它命E。
4. 平时多饮水、多排尿,避免憋尿,以利于炎性分泌物的排出。
5. 生活要规律,劳逸结合。坐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会阴部的血液循环;骑车的时间也不能过长;性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于频繁;性交时不要中断或强忍不射精。
6.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7. 不要过度劳累,自我调整心理。
8. 若有复发及时就医。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