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9 14:52:37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不同类型、不同病期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有轻重不同的症状,轻者可以毫无感觉,重者可以影响生活,可以是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也可以是非典型似乎很难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的症状。典型的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与体重减轻,按发生机制讲是应按这个顺序发生,但也可以仅仅突出某一个症状。
休 闲 居 编 辑
多尿: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24小时可达20多次,尿量可达2-3升以至10升之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渍发白、发粘。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8.9~10mmol/l),排入尿中的糖多,于是尿次数与尿量增多。
多饮:尿多之后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即可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而思饮。
多食: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不能为细胞利用,则会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兴奋而多食,使进食后无饱腹感,满足感,于是进食次数和进食量都明显增多。
应当注意的是在II型糖尿病早期,由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使血糖利用加快,而出现餐前的明显饥饿感,甚至出现低血糖,这往往是II 型糖尿病的首发症状。
消瘦:由于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可引起消瘦,如有多尿症状,体内水分的丢失更会加重消瘦症状。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糖尿病的成因
目前医学界仍未完全理解糖尿病的成因,但以下因素却会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过重或肥胖
缺乏运动
某些药物或疾病,令胰脏受损,影响胰脏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年龄增长 ━ 患者大多在45岁后出现糖尿病
家族遗传 ━ 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
人體在正常消化食物時,會將澱粉類食物轉換成葡萄糖,成為身體的燃料,而由胰臟所製造出的胰島素,就是負責讓葡萄糖進入細胞,提供身體的熱能。所謂的糖尿病可說是一種代謝不良症,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型糖尿病:是指胰臟不能製造足夠的胰島素,導致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內,使血糖濃度升高,形成糖尿病。此型糖尿病相當罕見,尚無法證明確切病因為何,一般相信可能是先天基因加上環境因素引起,且即使有遺傳體質,發生率並不高,此型較易發生於兒童或青少年身上。
第二型糖尿病:是指身體雖然可以製造胰島素,但細胞會「抵抗」胰島素,導致葡萄糖無法充分進入細胞內,使血糖濃度升高,形成糖尿病。此型發病原因相當複雜,與先天的體質相當有關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為胰島素的目標器官像肌肉、脂肪、肝臟對胰島素作用有抗拒性,另外胰小島的β-細胞分泌胰島素也發生故障;其他像是肥胖、缺乏運動、不良飲食與生活習慣…等,皆有可能引發第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預防
糖尿病的發病都與基因及後天環境有關,曾有多種預防第一型糖尿病發病的試驗,但均未成功。一般而言,若血糖控制良好,仍然可以跟正常人一樣生活。至於發生率較高的第二型糖尿病,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與體重的控制,則是預防此型糖尿病的不二法門。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新陈代谢疾病,主要是因为胰腺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者分泌出来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将吸收的葡萄糖带入细胞内有效地转化为我们日常所需的能量,当然也不能有效地储存起来,导致过多葡萄糖在血液中积聚,使血糖增高,超过肾脏的负荷或阈值,就会经尿液排出,引起糖尿,因此,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可伴有糖尿。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往往会造成许多组织,尤其是眼、脏、神经、心脏及血管的损伤,导致其功能缺陷和衰竭。由于许多原因疾病都可引起糖尿病,因此糖尿病实际上是一种新陈代谢障碍综合症。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9底达3.6%。
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大体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糖尿病的遗传因素非常复杂,以下证据支持遗传因素的作用。
①跟家族史有关: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者其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这种人今后就很容易患糖尿病。
②HLA(组织相容性抗原)过度表达:HLA是人体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一些特定组成成分,其中某些成分过多的形成(过度表达)是由其基因发生了异常改变所致的,研究发现一些糖尿病(主要是1型糖尿病)与这些遗传基因变异有很强的关联。如果一个人具有这种遗传变异基因,这个人就更容易患糖尿病,医学上称为糖尿病易患性遗传。
③基因异常:在一些家族中,由于基因异常也可导致胰岛素原向胰岛素的转化发生障碍,使胰岛素的形成减少而致使血糖升高,引起糖尿病,这种糖尿病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进行遗传。
④其它:如编码胰岛素受体的基因发生缺陷,或者编码胰岛素酪氨酸羧化酶的基因异常等都可以引起严重的糖尿病。
糖尿病的环境因素
①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是指某些人的免疫系统对自己的组织细胞产生免疫性损害,某些外来物的分子结构与β细胞的酷似,因此该外来物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也会针对β细胞发动免疫攻击。外来物可以是病毒,也可以是病毒以外的。因此,在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身上可发现胰岛细胞遭受破坏而发生糖尿病。
②病毒感染:病毒可直接侵犯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β细胞,不断抑制β细胞生长,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③化学物质:当人们接触以下一些物质时容易诱发或导致糖尿病。如链脲菌素、四氧嘧啶、戊双咪和Vacor等可破坏β细胞;某些药物及化学物质可减少胰岛素分泌,在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中,可能加速糖尿病的形成,如烟酸、五咪、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β肾上素能激动剂、苯妥英纳、α干扰素等。
④肥胖:肥胖者体内胰岛素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或者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的细胞内反应存在缺陷;另外,肥胖可使胰岛素对肝脏产糖的抑制作用降低。中心性(或腹型),尤其是内脏型肥胖(即腹腔脂肪含量增多)被认为是促发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⑤体力活动减少:一般脑力劳动者糖尿病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因为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可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
⑥吸烟:作用机制不完全清楚,但研究已证实吸烟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并对胰岛β细胞有毒害作用,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吸烟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⑦饮食结构不合理和热量摄入过多:热量摄入量超过消耗量,则体内脂肪储积,导致肥胖。高脂肪、低糖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低脂肪、高糖与高纤维素饮食能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鱼油可减轻胰岛素抵抗,食物纤维可延缓糖的肠道吸收。果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食物中锌、铬的缺乏,可使糖耐量降低,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率。过量饮酒也可增加胰岛素抵抗,诱发2型糖尿病。
⑧妊娠因素:由于雌激素、泌乳素增多,拮抗胰岛素,使血糖升高,妊娠可诱发遗传基因有缺陷的妇女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目前是按病因进行分类的,主要分为四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①1型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β细胞大量遭到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量不足所致的糖尿病。
②2型糖尿病是指原因不明并存在着不同程度β细胞功能障碍(胰岛素分泌缺陷)与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
③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是指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明确的糖尿病。如胰腺切除、胰腺炎、胰腺癌、血色病等造成胰岛组织广泛破坏,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的糖尿病。
④妊娠期糖尿病则是指在妊娠期发生的糖尿病,患者妊娠前未发现有糖尿病,只是在妊娠期才发病,分娩后恢复正常,但几年后可能会患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其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