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伤寒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7-17 08:44:42
斑疹伤寒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高热、头痛、皮疹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状为特点。可分为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伤寒两种,前者又称虱型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为媒介传播的。后者又称蚤型或鼠型斑疹伤寒,为莫氏立克次体通过蚤而传播的。流行性斑疹伤寒主要发生于冬春季3~4月份,地方性斑疹伤寒四季散在发生,以夏秋季8~9份多见。人群对此病有普遍易感性。
1、病因休 闲 居 编 辑
普氏立克次体和莫氏立克次体两者形态相似,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外界抵抗力弱,易被热及一般消毒剂杀灭。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较强。人虱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唯一的传播媒介,其中以体虱为主,头虱次之。虱吸病人血后,立克次体侵入其肠上皮细胞繁殖,5天后立克次体随虱粪排出。当虱再叮咬健康人时,立克次体即可由搔痒的皮肤抓痕侵入人体,造成传播。鼠蚤为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病原体在蚤肠壁细胞内繁殖,并随蚤便排出体外,人搔痒时病原体即可经皮肤搔痕处进入人体。立克次体侵入人体后,在全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繁殖,细胞破裂后,立克次体及特有的毒素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器官,导致各种中毒症状的发生。同时,由于立克次体侵入,还引起小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而形成斑疹伤寒结节。
2、临床表现
潜伏期10~14天。典型斑疹伤寒的临床表现如下。
(1)初期:起病急,持续高热,1~2天体温可升至39~41℃,常稽留不退。患者呈急性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充血,行动不稳,似酒醉状,伴有头痛、耳鸣、耳聋、烦躁、谵妄等。并有全身酸痛,腰痛和腓肠肌痛为其特点。
(2)发疹期:大多数病人出现皮疹,约在第3~5天,5~6天达高峰。自胸背部开始出现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24小时遍及全身,以后变为暗红色出血性皮疹。疹子形态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多数孤立,也可融合,面部无疹,下肢稀少,4~5天后消退。此期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更重,表现高热持续,神经系统症状加重,可出现脑膜刺激征,也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表现脉细弱,心律失常,奔马律等,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3)恢复期:病程第3周开始退热,数日内降到正常,症状随之逐渐消失。
两型斑疹伤寒症状相似,但地方性斑疹伤寒病情较轻,多数为弛张热,发热持续时间短,皮疹稀少,一部分患者无皮疹。恢复快,极少有后遗症。
3、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当地有斑疹伤寒流行。结合发病季、卫生条件及旅居史,以及有无体虱寄生或鼠类密度高等情况,可做诊断参考。
(2)临床表现:热型、发疹日期、皮疹性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
(3)实验室检查:变形杆菌OX19为抗原与病人血清作凝集试验(外一斐氏反应)效价1:160以上对诊断有参考价值,如随病程逐渐升高,可以确诊。
4、治疗与护理
(1)按虫媒传染病隔离:斑疹伤寒病人入院后,及时洗澡更衣,彻底灭虱,必要时剃光头发、腋毛和阴毛,剃下的毛发焚烧处理。换下的衣服煮沸或高压消毒。地方性斑疹伤寒病人应杀灭残留在衣服上的跳蚤。体温正常后12天解除隔离。
(2)病原治疗:特效药为氯霉素和四环素,剂量成人每日2g分4次口服。用药24小时后病情有明显好转,体温于48~72小时降至正常,疗程约7天。用药期间需注意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腹泻等胃肠道副作用。用氯霉素治疗者注意复查血常规。
(3)体息及营养:发热及中毒症状明显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经常更换体位。有谵妄、狂躁与精神症状的病人应加床档,必要时专人守护,防止发生意外。饮食给以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水分,成人每日液体量应在3000ml以上,有心肌损害者酌减。
(4)注意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
(5)高热护理:可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忌用洒精擦浴,还要注意避免使用大剂量退热剂,以免发生虚脱。中毒症状重伴高热者,可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强的松或静点氢化可的松等。
(6)病情观察:观察皮疹形态、数量及皮疹性质,如为出血性及时报告医生。观察心血管机能,发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四肢发凉者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5、预防
本病的流行主要取决于卫生条件。在虱寄生的人群中,或者鼠密度高的地区,只要有传染源,就极易传播扩散。因此,在军队、地质队、工程队中应特别注意预防。
(1)管理传染源:尽早隔离和治疗患者,一般隔离至热退后12天。对接触者,除进行彻底灭虱外,医学观察14天。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管理重点是彻底灭鼠。
(2)切断传播途径:做好灭虱灭蚤工作,对旅店、浴池、理发店及运输部门加强卫生监督,防止虱扩散。
(3)保护易感人群:
①斑疹伤寒灭活疫苗的预防注射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接种对象是流行区的居民及防疫人员。
②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洗澡、洗头,换下的衣服用开水烫洗。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