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肛肠专科医院连锁计划马应龙延伸抗痔品牌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3-01 23:52:15
中华老字号品牌如何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发扬光大?马应龙的做法是,在积极拓展既有产品市场的同时,向诊疗产业领域扩张,将传统中药产业与诊疗产业紧密结合,使老字号品牌得以延伸。
5月27日,马应龙五届十八次董事会发布“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公告称,因原募集资金项目“增资深圳大佛药业有限公司”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的新药批文、GMP改造已完成,拟将原定增资该项目的4,000万元募集资金,改为“设立武汉马应龙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医管公司)项目”。该项目投资约占首次公开发行(IPO)资金总额的14.46%。
公告说,医管公司总投资额4,500万元。其中,马应龙除变更募资用途的4,000万元外,另投入自有资金400万元,占总投资额97.78%;马应龙控股子公司武汉天一医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天一医药)以货币出资100万元,占总投资额2.22%。公告还称,医管公司将成为马应龙投资肛肠病诊疗产业的主要平台。
这一举动意味着,马应龙正式将核心品牌马应龙抗痔系列向肛肠病诊疗产业延伸的战略。
10年兴建8家品牌医院
自2004年5月成功首发1,800万股(发行价每股16.11元),募资27,666.57万元并上市以来,马应龙主营扩张的步伐明显加快。除主导产品“马应龙麝香痔疮”系列产品技术改造及扩大再生产外,马应龙先后实施了总投资4,160万元的“武汉马应龙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增资”,总投资1,677.4万元的“武汉马应龙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物流中心”等募资项目。同时,马应龙还设立了窗口公司——香港马应龙国际医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马应龙国际),并牵手控股子公司唐人药业有限公司、马应龙国际于2005年12月以扩股增资的方式将安徽精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制权攥在手里。加上新设立的医管公司,其大医药产业格局已露出轮廓。
此次设立的医管公司,其一期投资为兴建武汉马应龙肛肠专科医院,项目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计划总投资为2,200万元,总建筑面积控制在5,000至6,000平方米之间,其中设立三个住院病区、共配置105张病床。按照马应龙的预计,一期投资完成投入营运后3年内即开始赢利,4至5年(静态)可以回收全部投资。
而马应龙的长期策略是,透过医管公司这个诊疗产业投资及管理平台,以武汉为中心,用8至10年时间在全国设立5至8家连锁经营的肛肠专科医院。
抗痔品牌经营占尽优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国内抗痔类药品牌经营渐成气候。目前国内知名的抗痔药品包括广州敬修堂的化痔栓、山东荣昌制药的荣昌肛泰以及三九瑞金的九华化痔栓等,都无一例外地对马应龙麝香痔疮系列形成围堵之势。马应龙该如何应对呢?
据资料,在过去几年同类产品市场对垒过程中,尽管马应龙承受着同行多方位的阻击,其抗痔类药品第一品牌的绝对统治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截至2005年末,马应龙麝香痔疮系列产品以传统文化魅力和独特治疗效果,仍排在抗痔类药销售第一位,其整体市场占有率达到国内抗痔药品50%以上。
马应龙上市成就了马应龙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马应龙近两年年报显示,2004年其主营业务收入37,098.99万元,比上年度增长13.25%;净利润5,263.69万元,比上年度增长32.32%;每股收益1.03元。2005年,马应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179.05万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6,006.01万元,同比增长14.1%;每股收益1.17元。值得一提的是,马应龙每股收益连续2年排名115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之首。
具体来看,抗痔药系列对马应龙成长的支撑作用极大,其赢利占净利润总额高达七成以上。
投资医院再度擦亮品牌
种种迹象显示,马应龙抗痔药系列持续增长的空间和潜力巨大。而设立医管公司,马应龙又为自己引以为傲的抗痔药品牌提供了契机。
《肛肠外科学》杂志记载,国内临床肛肠病发病率高达58.4%。以湖北省和武汉市人口推算,其常住人口6,000万和850万,即保守估计大约1,800万人和250万人患有较严重的肛肠疾病。照此类推,全国肛肠病患者有多少呢?上述分析清楚表明一个事实,生产经营抗痔药品为主,且有着深厚传统中医中药文化底蕴以及品牌市场美誉度的马应龙投资医管公司将大有可为。
对于马应龙发展而言,将继续做强做大的新着眼点放在医管公司上,借助这个打造肛肠专科医院连续经营计划的投资平台,继而与核心业务抗痔药系列产品经营建立紧密的资本纽带及产品输送渠道,其重要产业及经济意义在于,(一)马应龙既有的抗痔药品牌得到有效延伸,企业产业链得以加固和伸展;(二)马应龙抗痔药系列经营规模扩大的瓶颈,将因肛肠医院连锁经营而获得新的道路,抗痔药系列宣传推广效应也将随之产生;(三)马应龙经济效益显著,这是因为,除了抗痔药系列产品经营产生的利润,马应龙还有了从旗下肛肠专科医院赚取临床诊疗收入及药品收入的机会。
不过,当下医疗体制改革存在不明朗因素,投资诊疗产业面临一定风险。对此,马应龙必须做好风险控制。
(转载自《中国医药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