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迈向世界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1-26 02:31:14
通过对近几年所资助项目的检视和总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近日指出,经过长期积累的中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已打破了西方的垄断,开始走向世界。自1998年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资助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其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自然》、《科学》等国际权威杂志上。继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夏家辉教授等因第一个克隆出遗传性高频神经性耳聋基因而于1998年12月首次登陆《自然遗传学》杂志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于全等发现并证明异种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多种肿瘤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论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晓海等获得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疾病基因的论文,又先后发表在《自然医学》及《自然遗传学》上。随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张永莲等对名为BinIb的鼠源新基因的功能研究取得突破。他们发现该基因只在附睾头部上皮细胞中特异表达具有抗菌功能的多肽,生育旺期表达最高。这是目前首次发现与附睾防御系统相关的天然抗菌肽,也是国际上发现的第一个与男性生殖系统炎症相关的功能基因,第一次证明附睾也具有免疫系统。其研究论文于2001年3月在《科学》上发表,这是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成果首次在《科学》上亮相。上述研究成果均引起了国际上的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如张永莲等的成果论文发表的同时,《科学》评论指出:“BinIb基因所表达的多肽可开发成一个既能阻止精子生长又能抵抗性传播疾病的药物。”目前,国内外医药学单位对该成果潜在的应用前景表示了极大兴趣,国外许多研究机构提出合作研究的要求,香港30余家公司有意合作投资,上海多家公司也表明了投资的积极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认为,获得这些源头创新成果的研究集体有着共同的特点:有严谨、求实的学术带头人和团结协作的集体,有扎实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基础和丰厚的经验积累,有自己的实验体系和技术平台及必要的实验设备,具有长期而稳定的经费保证。该部预测近期还会有源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