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8家医院调查:门诊高血压患者达46%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2-21 12:04:15
35岁以上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提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以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伤残、死亡已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受到了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休闲 居编 辑
自1959年起,我国曾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群高血压普查,本次调查是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分别在中国北方、南方和中部8个城市(北京、沈阳、上海、太原、长沙、广州、成都、福州),选择18家医院,于1999年5月26日至7月30日间,对来这些医院内科、妇科和其它科门诊就诊的35岁及以上患者共9703人,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表明,门诊人群患高血压的比例达46%,与1991年全国高血压普查35岁以上人群18%的患病率相比,高出28个百分点。无论患高血压比例还是血压水平都随年龄增长而呈增加趋势。
对门诊人群的生活方式调查显示,食肉、食盐过多,肥胖,体力活动少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是患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此外,本调查发现,门诊高血压患者中,高危和极高危比例很高。这一部分患者是高血压二级预防的重中之重。
1/3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知晓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是接受降压治疗的第一步,门诊人群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其知晓比例达77%,但仍有23%的高血压患者即使在就诊条件下仍未被医师发现或没有接受到明确的患高血压信息,其中以35—44岁年龄组尤为突出,近1/3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因此,制定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并把明确的血压状态告诉患者,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的根本措施。
经常测量血压是让患者知道自己血压状态的根本手段。推行门诊病人首诊测血压的制度,不仅指在内科就医者还应包括在其它科别就医者。本次调查发现我国的医院除内科外基本上不给病人测量血压,而本次调查所检出的病人中有25%为在非内科就医者。此外,近一年内就诊时测血压的非高血压患者仅占16.6%,高血压患者经常测血压者也只占55%。这显示,高血压患者经常测血压比例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知晓自己患高血压者比较重视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另外,有健康知识者对血压比较重视,知晓比例高,规律服药率高,药物治疗率高。所以应变被动为主动,变被动治疗为主动治疗。
高血压治疗的实施取决于医患双方的相互配合,本调查中有71%高血压患者在一年内曾接受医师的建议,开始治疗,但这些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仅有63%能坚持规律服药,不服药或停药原因是患者对高血压缺乏正确认识。中青年患者是薄弱环节,考虑到该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在不断增加,而他们对自己高血压的情况又知之甚少,对他们的教育应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高血压的危害已开始引起广大患者重视。多数门诊病人知道高血压会导致脑卒中或心脏病,但知道会损害肾脏或眼底者不到1/4。
对有关高血压知识来源排序表明,报纸/杂志占第一位,朋友/家人列第二,然后是医生和电视。传媒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工具。
结论和建议
1、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发病比例较高,且绝大多数为中、高、极高危患者,有必要建立35岁以上人群就诊首诊测量血压制度。
2、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影响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重要因素,应重点加强这一人群的健康教育。
3、高血压常识掌握不够全面、充分,低文化程度者更为突出。政府有关部门、宣传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做好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工作。
4、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比例有待提高,尤其是有效控制率较低,应予以高度重视。
5、食肉多、口味咸、体力活动少、超重是高血压重要相关因素。合理膳食减重、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防治高血压。
6、门诊调查人群中,中青年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均低,应加强这一人群的检测及健康教育。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