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道:引导孩子会健心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3-11-30 14:12:45
心,《辞海》中列了9条解释:1、 “人和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即心脏。2、“中医学名词。为五藏之一。根据藏象、经络学说,心的功能是:①心主血脉。心与血脉有密切关系,血液循脉运行主要靠心气的推动。②心藏神。‘神’指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因此,心的含义中还包含脑的功能。并认为‘心主血脉’与‘藏神’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的 。”3、与“物”相对,指精神的东西。4、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人的意识。……从这些解释可以看出,我们汉语中通常所说的一个“心”字,分别指着两种不同的事物,一是心脏,二
是脑的功能。
父母之道所讲的“引导孩子学会健心”,不是讲作为驱体组成部分的心脏保健和大脑保健,那是“健体”方面的内容;这里讲的是与脑的功能相联系的心理健康问题、道德问题和个人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涉及到物质的、具体的大脑和精神的、抽象的心灵。休 闲居 编辑
一、“学会健心”的基本内涵
所谓“健心”,就是“使心理健康”。对于孩子来说,它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概念,是为了保证心理健康而进行的心理“锻炼”过程。
所谓“心理”,是脑对客观世界的积极反映形态。它是在有机体演化的一定水平上出现的。最初出现的心理现象是简单的感觉,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随着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感觉逐渐分化和复杂化,并由此出现了知觉、记忆、思维的萌芽等。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在劳动和语言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与动物心理有质的区别,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并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件。过去事件表现为记忆经验,现在事件表现为全部映象、体验、智力活动等,未来事件表现为意图、目的、幻想等,既有意识性,也有无意识性,可以有条件地区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感觉、知觉、表象、注意、记忆、想像、思维、情绪、意志等属于心理过程,是心理的动态方面;情绪过程中的激情状态和心境状态等属于心理状态;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特点则属于心理特征,是心理的比较稳定的方面。
所谓“心理健康”,即精神健康,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正常状态。心理健康的人,对外界的反映适度,对生活充满信心。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立身之本,是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前面曾说过,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就包含“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则将健康定义为:“使个体长期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以及社会方面的能力。”从这两个权威性的定义来看,健康不仅仅是躯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可以说,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而且,健康是一种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的创始人马斯洛,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4条标准。我们所说的健心,就是要努力达到这种境界:(1) 现实知觉良好,即能够如实地看待世界,而不是按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来观察世界 ;(2)接纳自然、他人与自己,即能够接受别人、自身及自然的不足与缺憾,而不会为这些缺憾所困扰;(3)自发、坦率、真实,即行为坦诚、自然,没有隐藏或伪装自己的企图,除非这样一种直率的表现会伤害别人;(4)以自身热爱的工作为中心,即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工作起来刻苦、专注:;(5)有自立和独处的需要,即不依靠别人来求得安全感和满足。遇到问题时喜欢冷静、独立地思考,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6)在自然与社会文化环境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即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独立自主地发挥思考的功能,并具有自制的能力,就是在碰到挫折,受到打击的情况下,也依然如此;(7)有持久的欣赏力,即对于某些经验,特别是审美体验,有着奇特而经久不衰的欣赏力,不会因事物的重复出现而为之烦恼;相反,却为能保留和享受这些美好的回忆而欣慰不己;(8)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即在人生中存在这样的体验:感受到强烈的醉心、狂喜和敬畏情绪,感觉到极大的力量、自信和决断意向,甚至连平凡的日常活动,也被他们夸大为压倒一切、无限美好,不可言喻;(9)关注社会道德,即把帮助穷困受苦的人视为自己的天职,具有同世间所有的人同甘苦、共患难的强烈意识,千方百计为他人的利益着想;(10)人际关系深刻,即注重友谊和爱心,但交友的数目一般不多,同伴圈子较小;(11)具有民主的性格结构,即谦虚待人,不存偏见,尊重别人的权利和个性,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12)富于创造性,即具有同儿童天真的想象相类似的倾向,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革新的特点;(13)处事幽默、风趣,即善于观察人世间的荒诞和不协调现象,并能够以一种诙谐、风趣的方式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但终不把这种本领用之于有缺陷的人,对不幸者总是寄予同情;(14)反对盲目遵从,即对随意应和他人的观点、行为十分反感,有自己的主见,认定的事情就坚持去做,而不顾及传统的力量或舆论的压力。
他这里提出的是一个高标准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做到 ,但是我们了解它很有必要,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修养自己,都能够有所遵循。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世界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着的严重社会问题。据《辽宁日报》2002年3月19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近联合发表一份报告说,全球青少年有1/5患有精神或行为障碍,若不采取更多措施解决孩子们身心存在的问题,将导致未来出现严重的公共健康难题。报告指出,伴随着少年儿童抑郁症和自杀的大幅增加,其它类疾病也不断增多。专家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和自杀造成的非自然死亡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病因。近年来,每年全世界都有1100万儿童死亡,这个数字相当于全世界艾滋病死亡人数的4倍。全社会对精神障碍问题的低估现象,使得那些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在患病后难以得到及时的医疗和帮助。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把这一问题的出现归咎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变化。”
我国的情况,多年来也不容乐观。《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以《大学生心理障碍应引起社会重视》为题,报道杭州市的一个调查结果。该市对不同类型学校的2961名大中学生(男1523人,女1438人)的调查表明,有6.79%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较大的上升强度。其中初中生为13.75%,高中生为18.79%,大学生为25.39%;女大学生问题明显比男大学生严重,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严重。湖南医科大学对827名医校生调查的结果表明,有21%-35%的人存在中等痛苦水平以上的强迫症、人际敏感、抑郁症和偏执狂症。《人民日报》2003年4月9日《今日新语》专栏谈到:“相关机构在对北京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急需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另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20.23%的人有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有学习障碍、人际关系不良引起的苦恼忧虑、经济上攀比引起的心理失衡,以及性和恋爱产生的心理困扰等。这个调查统计说明,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教育有明显的缺陷,即缺乏起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控技能。他们在大学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障碍,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从基础教育阶段起就产生发展而来的。
许许多多的调查统计,说明了问题存在的相当普遍性,而各种各样的案例则说明了情况的严重程度。这几年陆续发生的初中生纵火、高中生杀母、大学生用硫酸泼熊等,都是令人百思不锝其解的事实。更为让人痛心的是,2000年春,武汉某高校一名硕士研究生,竟因小偷留言使其暂时蒙受“不白之疑”而自杀。人们不明白,既是硕士生,智商不可能很低,心理承受能力为何如此之弱?怎么会连为自己正名洗冤的一点勇气和能力都没有?
从许多调查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期是心理问题最多的人生阶段,青少年群体是心理疾病的高发率年龄群。我们的社会,特别是家庭和学校,一定要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付出应有的努力。要把心理健康看作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去加以培育、咨询和塑造。在分析频频见于传媒的各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时,我们发现多数都源于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差、社会适应不良和自我调适能力低。这三个问题应该在哪个领域解决呢?从教育的内容结构来说,显然应归德育。每个为人父母者都读过一些关于家教的书,在那里面有思想品德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情感智力”(即“情商”,也称“EQ”)等多种提法,都与上述三个问题相联系。
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父母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就是必须认真负责地引导孩子学会健心。这项工作从运作层次说,可以概括为两个“利用”和两个“创造 ”。两个“利用”是:利用“旁观者清”的条件,随时进行“一般性评点”,利用“当事者迷”的时机,即时进行“个别性开导”,在这两个过程中,指导孩子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两个“创造”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保持亲子间的顺畅沟通,创造一种发展的平衡状态,使孩子在内外统一合力的作用下成长,在这两个过程中,指导孩子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1] [2] [3] [4] [5] [下一页]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