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今天的牛仔裤还“酷”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15 21:28:36
对于酷,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标准。一位学者曾讨论不同时代的酷的准则,发现除了墨镜,几乎所有曾经酷过的东西后来都被改变了。但最终被保留下来的,是一种用以反抗传统生活方式的态度,是一种对个人自由的极度追求,是一种轻松、傲慢和自恋的姿态,也是对所有既有规则的嘲讽和侧面破坏。
1999年,世界上最大的牛仔品牌Levi's,在为几代牛仔和青年们供应了很酷的蓝色牛仔裤后,宣布关闭在美工厂的半数。因为在整个90年代,Levi's的市场份额也降至半数——Levi's的牛仔裤不“酷”了! 休 闲 居 编 辑
Levi's的经营者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酷”并没有被织进蓝色劳动布中,成为Levi's牛仔的固有品质。换句话说,牛仔裤从来就没有酷过,是人们看待牛仔裤的方式让它变酷的。
1850年,一个刚刚踏进新大陆的德国移民Levi Strauss带了仅有的一些帆布来到加利福尼亚淘金地,当他与矿工闲聊时,一位矿工说:“真不知道去哪里买条耐磨又耐用的裤子。”这句话改变了Levi的一生。不久,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诞生了,并且广受欢迎。
无疑,这时的牛仔裤与酷毫无关系,它与繁重的户外体力劳动联系在一起,是为矿工、牛仔、铁路工、伐木工、拓荒者设计的工作装。二战时期,美国当局把牛仔裤指定为战时重要物品,使牛仔裤风行世界,但它依然是以制服的面貌出现,没有什么酷的含义。
牛仔真正酷起来是从50年代。战后成长起来的美国青少年,没有了对英雄主义的崇拜,一心反抗传统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对于他们来说,脱掉中产阶级青少年的灰色法兰绒长裤,穿上一条蓝帆布制成的牛仔裤,用这种与“蓝领”贴近的蓝色,显示对自身阶级的反叛。
六七十年代,嬉皮、朋克青年给牛仔裤注入了放浪不羁的潮流,预示着其多样化风格的到来。单从外形看,就有喇叭裤、锥形裤、马裤、萝卜裤、直筒裤、牛仔短裤等种种式样。追求时髦的青年们为了突出牛仔裤的紧身效果,甚至在热水浴中趁牛仔裤膨胀时把它套上,以便冷却后取得最佳收缩合体度。在反战、反体制、反传统运动中,牛仔裤扮演了重要角色,再次被视为革命和反叛形象的代表。至于把崭新的牛仔裤作旧、撕裂,就具有更多抵抗意味。这种自我选择的“破旧性”是对商品化的拒绝,也是对社会固有价值观的抵抗,对个人权利的首肯。
80年代起,牛仔裤在美国崛起,牛仔裤走向品牌路线。城市“雅皮”族或更高收入的有闲阶层成为品牌牛仔裤的消费群体。他们当然不会穿着相当于高级时装卖价的牛仔裤去田间劳作,牛仔裤的休闲意味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同时,开始有人用牛仔裤搭配名牌时装赴宴,牛仔裤走上殿堂,正式变身为主流时尚。
在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都穿着牛仔裤上街的时代,还有谁会认为牛仔裤很酷呢?于是,就有了Levi's关闭工厂的那一幕。从1990年起,Levi's等经典牛仔裤的销售量年年下滑,时髦的年轻人更多被汤米等品牌所吸引。当穿着石磨蓝的父母看见孩子一身高纯度的红、白、蓝色时,不禁被这种毫无品位的色彩和宽大得完全不合体形的黑人服饰惊呆了,孩子们则欢呼:酷!
今年夏天,好莱坞女星们穿着快要掉下来的低裆牛仔重新成为注目的焦点。服装从来都是为了穿,牛仔裤却永远展示“脱”它时的魅力,低裆牛仔可算是把这点发挥到了极至。但女性牛仔风头第一次盖过男性,也许和近年来越来越兴盛的女性主义热潮不无关系。此外,绣花、镶嵌、亮片、流苏……60年代盛行的波西米亚风潮重新流行,但牛仔裤并没有再次变“破”,反而越来越向着华丽发展。在对物质世界的一度反叛后,新一代青年开始向物质回归。
来,大家比比牛仔裤,谁炫?谁就酷!
今天的牛仔已经不是什么代表时髦的玩艺,只是时尚殿堂里的一束流行元素。在风格上,设计师们似乎感染了一种所谓“时尚人格分裂症”。在典雅与随意嬉皮间游走,用材质矛盾的撞击,瓦解人们刻板的配搭理论。可柔可刚、亦简或奢,奔放中的内敛特性,是当下牛仔裤出尽风头的根本。